时间:2023-07-29 22:24:51 编辑:admin
六月中旬的《解放军报》中,一则题为“铁翼飞旋鏖战急——陆军某旅直升机实弹射击演练掠影”的图文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该文章不仅展示了陆军某旅跨昼夜实弹射击演练的精彩场景,该报道的题图更是引人注目。图中武直-10其外侧挂点悬挂了一款梯形七联装的航空火箭弹发射器,这便是我国的新型制导火箭弹发射器“火蛇70”,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火蛇70A”航空制导火箭弹。
那么,笔者将以此为引,简单的概述世界各国航空制导火箭弹的发展情况后,再浅析此次武直-10换装新型制导火箭弹的意义。
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俄乌冲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俄军苏-25攻击机和卡-52武装直升机以火箭弹发射器“泼洒”出大量航空火箭弹,对乌军阵地实施打击。因此,如今的多数人对航空火箭弹的印象都是“一种无制导,以密集覆盖方式作战的一种武器”。而这种打击方式看似非常有气势,但实际上作战效能却并非很高。因此,为有效解决武装直升机在实际作战中使用无控火箭弹普遍精确度低、成本高、附带的损伤大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多国都在致力于精确制导火箭弹的发展。
早在1996年,美军就提出了“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 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APKWS)的概念,选取美军现役“海德拉”-70(Hydra-70)无控火箭弹为改造对象,由BAE系统公司利用成熟的制导技术,为其加装了低成本半主动激光导引头和制导系统,旨在研发出一种兼顾成本与精度的新型火箭弹装备。最终,美军首款制导火箭弹-APKWS得以问世,此后,美军又不断对其进行迭代升级,目前该武器可以从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以及无人机发射,以打击地面、空中和海上目标,还可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使用,已经成为了美军的主力机载制导火箭弹。
美军APKWS II制导火箭弹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命中精度高,该火箭弹需要持续瞄准目标,优点是可以打击移动载具
除美国外,俄罗斯对航空制导火箭弹也相当重视。在1999年,俄罗斯就公开宣布研发出“威胁”系列制导火箭弹,其中包括S-5Kor、S-8Kor以及S-13Kor。其中Kor是指“弹道修正”,意思是为非制导火箭弹加装制导系统,让其精准锁定目标。“威胁”系列制导航空火箭弹对2.5~8千米目标的摧毁能力是有保证的。装备了这种火箭弹的固定翼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与只装备同型非制导火箭弹的飞机相比,可提高效费比3~4倍,且该系列火箭弹对直升机机体、发射装置的改动要求降到最低。
除去这两个军工大国外,世界各国也都陆续投入到制导火箭弹的行列。其中,法国“SYROCOT”制导火箭弹,具有全天候的性能,法国为其开发了两种制导组件:半主动激光制导和GPS制导。半主动激光制导让火箭弹可以对付静止的或者移动的目标,命中率高;但如遇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采用GPS制导,虽然命中率要比上者低,但可以全天候使用。该项目已于2007年通过鉴定试验,2009年完成验收;乌克兰则以苏联S-8(AR-8)非制导火箭弹为基础,研制出了AR-8L激光制导火箭弹;土耳其“标枪”(Cirit)70毫米半主动激光制导火箭弹也已于本世纪10年代正式量产。可以说,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制导火箭弹的发展是空前的,这也印证了制导火箭弹对现代军队以及战争的意义。
总的来看,国外航空制导火箭弹有以下三个主要发展趋势:
其一,降低开发成本。基于世界各国均存有大量无控火箭弹,只需在其基础上进行升级迭代研发,极大的降低了重新研发的成本。在无需对发动机、战斗部进行重新设计和对武器平台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对库存火箭弹完成由非制导到制导化改造的方式,已经成为降低研制风险、加快研制进度、实现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目前制导火箭弹产品与技术迭代更新的常见套路。
火箭弹的制导部分相对独立,传统火箭弹可以很容易的改装变为制导型号
其二,提高打击精度。制导火箭弹最先在各型直升机上进行载机发射,用于空地攻击,其优势是可以利用速度和高度优势在短时间内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大大提高了打击命中率,从而填补了无控火箭弹与空地导弹之间的空缺,提高作战效费比。
其三,增强平台通用化水平基于制导火箭弹的改造原理,各国可根据作战任务和目标类型配装多种导引头,因此改造后的火箭弹具有广泛的平台和军兵种适应性,可配用于各种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以及无人机平台,甚至地面发射平台。这也突出了火箭弹灵活的与多用途的特点。
②
此次《解放军报》曝光的“火蛇70”火箭弹发射器以及“火蛇70A”火箭弹,其实最早于2021年珠海航展就已经公开亮相过。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得知,“火蛇70A”口径70毫米,射程为6000米,攻击误差不超过1米。由于弹头处没有看到光学窗口,外界认为“火蛇70A”火箭弹应该没有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而是简易惯性制导系统。且有关资料表明,该火箭弹确实是在现有的无控航空火箭弹的基础上,内置了微电子惯性制导测量单元,从而变身为可以进行简易惯性制导的精确制导火箭弹。
“火蛇70”发射器及其弹药
火蛇70火箭弹,外表没有常见的激光、微波等导引头窗口
没有采用复杂或成本较高的激光末制导和红外图像驾束制导,使得“火蛇70A”不仅以低成本实现火箭弹的精确制导,还能减少载机在敌火力下的暴露时间,而且不需要现有直升机火控系统做很大的改装就能使用,便于飞行员迅速掌握技巧并形成战斗力,因此一举率先成为我军自用列装的机载制导火箭弹。
对于空中突击部队来说,负责掩护运输直升机及其搭载步兵的武装直升机,是最为直接的火力支援手段,因此如何挖掘现有机载武器的打击潜能非常重要。此前,陆航部队使用的武直-10标配的对地打击武器包括两类,一类是“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另一类是圆形的7联装90毫米或19联装57毫米火箭发射巢,搭配相应的火箭弹,90毫米火箭弹不仅装弹少,且与我军直升机的贴合度较低;而57毫米火箭弹的射程既小威力又小,因此,我陆航直升机一直没有非常适用的航空火箭弹。等到直-10/19研制的时候,我国开始研制直升机专用的70毫米航空火箭弹,我军拿出了两种国产7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一种是直-10上普遍搭载的HF-27型7联装发射器,还有一种是新型的19联装发射器。国产70毫米火箭弹的精度较老式的57毫米航空火箭弹或90毫米航空火箭弹都要好,威力也比较适中,既能够打击固定工事也能够打击中轻型装甲目标。不过,作为常规火箭弹,70毫米火箭弹飞行时仍然容易受到风偏和重力影响。因此,我国又开始了制导火箭弹的研制工作。
此次武直-10挂载的新型制导火箭弹发射器“火蛇70”,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火蛇70A”精确制导航空火箭弹的公开亮相,说明我陆航武直的攻击手段除了以往的火力覆盖打击外,又多了“精确点杀”这一技能。简单说就是,武直-10加装了新型制导火箭弹后,不仅能够做到精准打击,并且是点射,不至于需要频繁加装弹药,战术效能极大提高。
左侧为“火蛇70”,右侧为普通7管无控火箭弹发射器
从国内外陆航使用火箭弹攻击目标的经验来看,射击5千米之外的一辆军用卡车或者后勤保障车辆,用非制导火箭可能需要10枚以上进行齐射覆盖,但是武直出击时,考虑到均衡挂载,除了反坦克导弹以外,最多也只能带2个7联装火箭巢,这便意味着武直的航空火箭弹一次只能毁伤1到2个目标。如果使用“火蛇70A”这类制导火箭弹,理论上只需要一发就能敲掉一个目标,即便出现误差,2到3枚也足以覆盖目标。这样推算,武直-10同样带2个7联装火箭发射器,14发制导火箭弹一个波次的有效打击目标至少可以达到5个。在理想状态下,武直-10挂载4个7联装火箭发射器,28发制导火箭弹,一次就可以打击28个目标,战斗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该类制导火箭弹肯定不止在武装直升机上配备,我国日新月异的攻击无人机上也可以使用。
在未来有可能的台海登陆作战中,这些载机配备制导火箭弹也将发挥极大的作用。武装直升机或无人机使用制导火箭弹攻击,不仅会轻易摧毁台军海岸线的工事,也会对台军的坦克、装甲车力量构成致命威胁。除此之外,装备该类制导火箭弹,武装直升机就不需要冒险抵近目标,台军装备的大量“毒刺”防空导弹的威胁随之降低,我军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也会提高,俄乌战场上俄罗斯武装直升机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惨剧亦将不会在我陆航部队上演。
标签: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亲子文章
猜你喜欢